一、適宜種植的區(qū)域
葦狀羊茅為禾本科葦狀羊茅屬多年生叢生型草本植物,適應性廣,能在多種氣候條件下和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中生長。葦狀羊茅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但在土層深厚、肥沃、潮濕的粘壤土或壤土上生長可獲得高產(chǎn)。適于年平均氣溫9-15℃,年降水量450-1000mm的地區(qū)均栽培利用,生長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16-24℃。葦狀羊茅耐酸耐適度鹽堿,可在pH5.0-8.5的土壤上生長,最適宜的pH值在5.5-7.0之間,抗寒耐旱,適宜在我國溫帶和亞熱帶的大部分地區(qū)種植。
二、主要栽培措施
1、土地準備
狀羊茅種子發(fā)芽緩慢,頂土力弱,幼苗期易受雜草危害,因此整地需精細。整地時需深翻土壤,翻深20cm左右,清除上茬作物殘茬或雜草,播前再進行耙耱,做到地表平整,土壤細碎。結(jié)合整地時每畝施入農(nóng)家肥1-2噸,再施入復合肥20-30kg/畝做底肥。
2、播種
春、秋均可播種。春播******播種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;秋播******播種期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。秋季播種時,宜早不宜遲,過遲播種對幼苗越冬不利,最晚播種期應確保幼苗越冬前能夠達到分蘗期。條播行距一般為20-30cm,播深2-3cm。播量一般為2.0-2.5kg/畝,撒播播種量可增加至3-3.5kg/畝。也可與白三葉、紅三葉、紫花苜蓿、沙打旺等豆科牧草以及鴨茅等禾本科牧草混播建立人工草地。
3、田間管理
葦狀羊茅在分蘗期和返青期對肥料敏感,應及時追肥氮肥,每次施尿素5-10kg/畝,其次是每次刈割后應追肥,可促進再生,提高下茬草產(chǎn)量,追肥量5kg/畝。在生長季節(jié)如遇干旱,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適當灌溉,有利于提高產(chǎn)量,灌溉時可結(jié)合追施氮肥。葦狀羊茅抗逆性強,即使缺少灌溉條件,干旱季節(jié)仍然能夠較好地生長。但施肥與灌溉能促進其生長,提高產(chǎn)量。
4、收獲利用
葦狀羊茅可做青飼、青貯、調(diào)制青干草或加工成干草捆、草塊、草粉、草顆粒等,也可進行放牧利用。做青飼利用時,每年可刈割4-6次,******刈割時期在拔節(jié)期,刈割留茬高度以6-8cm為宜,最后一次刈割應在初霜前進行。做青貯或調(diào)制干草時,******刈割期在抽穗期,可獲得高產(chǎn)優(yōu)質(zhì),留茬高度5-7cm。
三、風險提示
1、選購品種時,應向?qū)I(yè)技術(shù)人員詳細了解品種的適宜區(qū)域、特征、特性,根據(jù)種植條件選擇適合的品種并參考種植說明。
2、在適宜種植區(qū)域內(nèi)耕地條件下種植時參考該種植說明,如在非耕地條件下種植,種植者需綜合考慮土壤類型、養(yǎng)分條件、土壤水分、鹽堿含量等因素并配套******種植方案。
3、溫度和濕度顯著影響種子生活力,購買的種子應及時播種,未使用的種子應妥善保管。種子應在避光、干燥的環(huán)境中保存,溫度低于25℃,相對濕度<50%為宜,避免高溫(>30℃)和高濕(相對濕度>75%或種子含水量>15%)的貯藏條件,貯存期不宜超過180天。